当AI比你还懂“赋能、抓手、闭环”时 ,你是否也开始焦虑自己的“技术饭碗”?
我们都在谈论GPT-5、GPT-6,仿佛AI巨头们在疯狂“造神”。但这些智商170的“优等生”,却个个“标准”得无趣 ,它们没有“灵魂”。
在本期节目中,主播(一个在PayPal搞了近八年AI/ML风控的老兵)提出了一个“赛博永生”的脑洞:我们能不能不“造神”,而是给AI一个“灵魂”?
本期核心观点提炼:
- 核心比喻一:“幻视”诞生记 基座大模型(GPT)就像《复仇者联盟》里的那个“震金身体”(素体)。它很强,但是空的。我们真正需要的,是把我们信任的“贾维斯”(J.A.R.V.I.S.)——也就是我们自己的“灵魂”——注入进去 。因为我们每个人,最终只真正相信我们自己 。这才能创造出一个我们敢于托付决策的、“我的超人版本”。
- 核心比喻二:“灵魂”的“精神食粮” 英语里说“You are what you eat”(人如其食),那是关于“肉体”。而“灵魂”,则是“You are what you read”(人如其读)。你的“灵魂”就是你“喂”给它的所有“精神食粮”的总和:你读过的书、看过的电影、开过的会、踩过的坑,尤其是你独特的“专业经验”。
- 隐私与本地化:“灵魂”必须留在本地 你敢把你的“贾维斯”上传到云端吗?基于在PayPal和AIA的风控合规经验 ,唯一的方案就是“本地化”。就像扫地机器人的户型图(灵魂)只会留存在你家,你的AI“灵魂”也必须留在你自己的设备上 。
- 脑洞时刻:《黑镜》与“数字永生” 当“灵魂”与“身体”可以分离,未来升级AI就像换U盘:把你的“灵魂”数据包,从GPT-6的旧“身体”拔出来,插到GPT-7的新“身体”上 。这就是《黑镜:马上回来》里的“数字永生”。这也带来了一个技术挑战:我们需要一个“灵魂的USB接口”行业标准 。
- AI PM的真正角色:“灵魂驯导师” 在商业世界,AI PM的价值是找到一个“素体”,并为它注入一个特定行业的“专业灵魂”。主播分享了在PayPal构建“风控灵魂”的真实案例 :
- “实时ML特征框架” 扮演了灵魂的“短期记忆”与“神经反射”。
- “全球OLAP平台” 扮演了“客服灵魂”的“长期记忆”与“上帝视角”,将数据延迟从1天缩短到5分钟 。
- “欺诈建模框架” 则是在定义“灵魂的人格”与“价值观”。
- 现实悖论:我们都活在“AI版的人格分裂”中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APP推荐还这么“人工智障”?因为“数据孤岛”,它们拿到的都只是你的“灵魂碎片”。导致你的音乐App认为你是文艺青年,外卖App却认为你是撸串壮汉 。
- 破局之路:“二维码”与“个人数据银行” 就像二维码的普及依赖于“统一标准”和“基础设施”,个性化AI也需要一个“个人数据银行”,让我们自己有权授权“灵魂碎片”的打通 。
- 结语:“AI养成系”与“赛博坟头” 未来的AI,可能不是“神”,而是你“喂养”的“宠物”或“孩子”。而我们,都在亲手为自己打造一个“赛博坟头”。
Background music from YouTube Audio Library.
Podcast: Play in new window | Download
